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诗词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诗词论文 ›› 文章正文

说说古诗教学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6日 11:31 浏览次数:2401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1099

⑵、把握语言特点,巧作处理。
  古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受格律要求,字数的限制,有时为了强调某一部分,在表现形式上常有倒装、省略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如把省略的补上,把颠倒的顺序倒过来,使之与现代语言习惯相接近,使学生容易理解。
  在诗中因字数所限而省略,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句,教学时可由“疑是银河落于九天”而换成“疑是银河从九天落”。有的为强调某一部分而使词序颠倒,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在教学中可处理成“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有的为了照顾押韵、平仄等问题,把词序句序颠倒的,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关不住。”古诗的语言相当精练,有些诗具有很强的跳跃性,省去某些过程与联系,而儿童语言的特点则与此有一定差异,这样对理解诗意就造成了一条鸿沟。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定的坡度,进行合乎逻辑的补充和连缀,把不连贯的地方连贯起来,把含蓄的地方体会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诗中省略了诗人的三个问句:“师往何处去?”、“采药在何处?”、“在山的何处?”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先“安置”好这些问句,必将较能顺利地理解全诗的意思与诗人的感情变化。
  掌握古诗中的这些特点,将古诗“善意的改造”一下,将有利于学生较容易地理解诗意,为将来灵活地学习古诗奠定基础。
  ⑶、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
  有些诗的分析,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的内容就是围绕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而展开的。正因为“独”,又逢佳节故而“思”,想到“兄弟登高处”的情景。而“少一人”也正是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的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全诗的思想感情集中在一个“思”字上,他为什么“思”,正因为看到了“明月”,为什么在深夜诗人不能入睡,是因为“床前明月光”如“地上霜”。由此可知,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可以顺着或倒着分析全诗,都会显得得心应手。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